路亭茶香
这几年铁观音炒热了,以前百来元一斤的茶已经很好了,如今五六百一斤还说差。更有人为了脸面,五十一斤说买了二百,二百一斤的说付了一千。这当然也有万不得已因素在,现如今送钱不太合适,送点茶还是可以的,总不能说我送的是百来元的茶吧?没面子还在其次,办不成事才叫冤呢。因此,纠其根底,茶能炒热和权力还是大有关系的,一如当年炒树根盆景的道理相同吧。 品茶需有钱加有闲。没钱买不起好茶,没闲又静不下心。那种轻嗅慢呷,细声吧嗒的饮茶方式,对普通人不适宜,对劳苦者更不适宜。所以,普通人最好别总跟着取笑牛饮,普通人取笑牛饮若不是附庸风雅就是没真正口渴过。设想,大热天里一路奔波或劳累半天,汗流浃背之时,还能不牛饮吗?
从南安诗山去华美,有一段不短的山道。花岗岩石条铺就的山道不算太窄,山道二旁的树青翠而茂密,时不时扑腾扑腾的飞过二只山鸟,叽叽啾啾的虫鸣不断。所以,虽然时当酷暑,这一路走去心情还是十分的快意。
那一年我跟着戏班子四处游荡,有一回上华美演出,走的就是这条道。
大清早,华美村派了几十个人来,抬的抬,挑的挑,一转眼工夫,那一大堆布景道具戏箱子,眼瞧着渐渐消失在山道里了。因为职业关系,戏班子全属夜猫子,这一大早起床实在难受,所以,磨磨蹭蹭,八点半以后总算上了路,跟着向导也消失在同一条山道里了。
虽说走的晚了,毕竟山里的气候特凉爽。十点以前,阳光灿烂而柔和。昨晚的雾珠还留在树和草的叶片上闪光,路旁的青苔也依然撑饱着水。山风习习轻拂过,云雾淡淡正飄远,偶尔有数只山蛙跳过小涧,我想一定是这一行人那脚步声惊吓了它吧。
那时我还小,跟着几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小学员,跑着跳着,时而在前时而断后,一路欢欢喜喜,不累也不疲。相比较,大人们的状态就差多了,显然,他们是为生存而上的路,乏味的生活早已经疲惫不堪了,自然再美,却已无意顾及。
过了十点,云雾散尽,阳光绚丽,山鸟不飞了,虫鸣换了知了,青苔变了颜色,露珠化作白烟,和风携带炽热,即便是漏过树阴的亮点,也如阳燧取下的火一般的灼人。几个小孩也没了兴致,哑口无言,跟着大人们极不情愿地往前蹭去。这时候,最好的东西莫过于一碗茶,一大碗凉茶!
峰回路转,眼前一小坡,坡上一路亭,自然,路亭里一定有茶的。果然,路亭里坐着一位老汉,摇着蒲扇,面前一条长桌,桌上摆开几碗凉茶,身后是一炉子,炉上架着一只大铁锅,锅里烧着水。老汉有点呆滞,眼无光,来了这么多的人,却如不见。
路亭在三棵大树环围中,大树阴冷了一大片,炽阳被隔断,简直就如天堂。大家一拥而上抢进路亭,老汉不停的加水,大家不停的喝茶。那味道无法说,又甜又爽。自然,我也喝了一个饱。
这当然是牛饮,这是多么惬意的牛饮。即便是现在一二千元的老铁,香是香了,但少了迫切,少了如饥似渴,那种爽快无可比拟,那种甘露般的甜就此永远地留在记忆中了。
由于路亭小,大家喝过茶后便散坐四周。戏班头给了老汉一些角子当茶钱,老汉收下后向我招招手,从一堆角子中挑出一只二分的放在我手心里,他说:“你还没赚钱吧?不必给了。”也不等我答话,自顾自摇他那大蒲扇去了。
戏班头告诉我,这路亭里的茶是当地人的善举,给钱或不给钱都可以的。收下来的钱也只限于买茶买碳,绝对不会移作它用的。
人一路走着,也在一路的学。这路亭,老汉,茶水,树阴,角子等等,一咕咾加一块也教了我一些什么吧。
那一年,我十二岁,记住了路亭里的一碗茶香,一位老汉。 2004 年5月25日星期二